微孔曝氣器是污水處理系統中生化處理階段(如活性污泥法)的核心設備之一,主要用于向污水中充入氧氣。
它的核心工作原理是:通過曝氣器上的數百萬個極其微小的孔隙,將壓縮空氣分割成極其細小的氣泡,然后釋放到水中。
二、為什么要把氣泡弄得很小?
這背后的科學是關鍵。根據物理學原理,氣泡的表面積與其體積的比值決定了氧氣的傳遞效率。
大氣泡:體積大,上升速度快,與水接觸的時間短,接觸面積(表面積)相對較小,因此氧氣溶解效率低,大部分空氣未得到利用就逸散到大氣中,能耗高。
微小氣泡:體積小,上升速度慢,在水中停留時間長,并且擁有巨大的總表面積,使得氧氣與水能充分接觸,從而極大地提高了氧氣在水中的溶解效率(通常可達25%-35%,而傳統曝氣只有百分之幾)。
三、微孔曝氣器主要組成部分:
曝氣器膜片:通常是EPDM(三元乙丙橡膠)、硅膠或聚氨酯等彈性材料制成,上面有大量用激光或機械方式打出的微孔。這是核心部件。
支撐體或底座:通常為ABS工程塑料或不銹鋼制成,用于固定和支撐膜片,并連接供氣管道。
配氣管網:鋪設在水池底部的管道系統,用于將鼓風機提供的壓縮空氣均勻輸送至每個曝氣器。
四、微孔曝氣器優點有哪些:
高氧轉移效率:節能降耗的核心優勢。
均勻布氣:能在整個水池底部提供均勻的氣流,避免死區。
良好的混合效果:幫助池內污泥保持懸浮狀態,與污水充分混合。
五、應用領域:
微孔曝氣器廣泛應用于城市污水處理廠、工業廢水處理(如造紙、化工、食品加工)、以及水產養殖增氧等領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