曝氣生物濾池的工作原理與工藝特點
發(fā)布時間:21-12-16 瀏覽
次
曝氣生物濾池的工作原理與工藝特點

曝氣生物濾池的主體可分為布水系統(tǒng)、布氣系統(tǒng)、承托層、生物填料層、反沖洗系統(tǒng)等五個部分。池底設承托層,其上部則是濾料層(一般為粒徑較小的粒狀濾料)。在承托層設置曝氣用的空氣管和空氣擴散裝置,處理水集水管兼作反沖洗水管也設置在承托層內。
污水從池上部進入濾池,并通過由填料組成的濾層,在填料表面形成有微生物棲息的生物膜。
在污水濾過濾層的同時,空氣從填料底部通入,并由填料的間隙上升,與下流的污水相向接觸,空氣中的氧轉移到污水中,向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提供充足的溶解氧和豐富的有機物。在微生物的新陳代謝作用下,有機污染物被降解,污水得到處理。
曝氣生物濾池具有以下特征:
(1)用粒狀填料作為生物載體,如陶粒、焦炭、石英砂、活性炭、無煙煤濾料、改型聚胺酯等。
(2)區(qū)別于一般生物濾池及生物濾塔,在去除BOD、氨氮時需進行曝氣。
(3)高水力負荷、高容積負荷及高的生物膜活性。
(4)具有生物氧化降解和截留SS的雙重功能,生物處理單元之后不需再設二次沉淀池。
(5)需定期進行反沖洗,清洗濾池中截留的SS以及更新生物膜。
